2019年7月2日,横峰经作团队由团长黄长干教授带领团队江西农业大学成员曾黎明、何元琴、刘光斌等老师及江西农业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等成员一行赴横峰县进行了精准扶贫项目、科技指导服务,横峰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于贤松、横峰县侯雪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侯雪娇等陪同参加。
一、开展精准扶贫项目
首先,特派团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等成员到横峰关山月葛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走进“葛佬”饮料葛产业园生产基地,参观葛文化长廊和现代化生产车间,了解“葛”的起源历史和”葛佬”产品现代化生产流程,认识到横峰县正在打造葛品牌,实现“靠一支葛打通一、二、三产业”,让横峰葛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但是,目前横峰利用葛加工的主要产品是葛粉和葛饮料系列,但是加工后产生的大量葛渣(大约产生20万吨以上)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压力,葛农找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于是,团队建议横峰县政府把葛渣的综合利用作为葛产业链的延伸,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科技特派员指导大学生报名参加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青年筑梦红色之旅”赛道,参赛题目为“葛上生菇-科技助推葛菇大产业”,开展精准扶贫项目。
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团队成员中,科技特派员为指导老师,带领大学生一起开始着手开展利用葛渣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充分利用葛渣中碳源、氮源生产各种食用菌,以提供食用菌生产技术,统一对葛渣培养基配方、灭菌、制作营养棒、接菌,供农户生产食用菌,研究进展顺利,成功培育出平菇、红平菇、榆黄蘑菇、猴头菇等10多种食用菌。按平均1公斤葛渣可以生产1公斤鲜菇,纯利润1元计算,则20万吨的葛渣可以产生2亿元经济效益,而且很好的减轻了葛渣堆放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压力,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项目获第五届江西农业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葛上生菇-互联网助推葛菇大产业》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校赛铜奖。该项目作为精准扶贫项目在当地推广实施,利用横峰葛渣资源优势,变废为宝,带动横峰县农户快速脱贫致富。
二、开展科技指导服务
下午,我们一行又参观了“横峰县侯雪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化运作三年多来,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与江西农大科技特派团合作,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等形式,现已形成无公害种植基地1500亩的生态农场规模(其中甘蔗600亩、水稻500亩、瓜果蔬菜400亩)。公司借助毗邻黄道故居和生态农业的优势,致力于打造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基地、青少年户外拓展基地,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红色旅游、绿色采摘、种养体验,观光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食品加工厂专为公司生产生态农作物,目前有机大米、菜籽油、有机蔬菜成为最畅销产品,远销南昌、上海等地。公司拥有土特产品注册商标——“西洋铺”“侯雪娇”“葛医生”“艾医生”等商标。近年来,为了满足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对集体食堂食材品质高要求,本着“优质食材,健康餐桌”的新理念,公司拓展了食材配送业务,包括上饶市区5个学校在内,多个单位食堂长期使用本公司配送的食材,深受消费者喜爱,从种植到餐桌 打造良心食堂。
为了充分利用葛资源,扩大种植产品品种,公司对葛渣栽培食用菌有极大兴趣,表示愿意与特派成员合作,种植葛菇,准备注册“葛菇”商标。同时,为了确保种植的品质,特派员对公司生态农经作物等技术方面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对种植品种计划、种子肥料选择、技术规程实施等进行了指导。对于公司面临其它种植、产品加工技术、葛渣废料处理等问题,公司与特派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下一步打算。
最后,团队一行还冒着高温酷暑来到葛源镇葛种植基地实地参观指导,并且参观了葛源镇“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