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西家禽产业的影响分析和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 2020-12-07 访问次数:
 

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近期我省家禽产业的影响,2020年2月10-12日,江西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利用江西省家禽业协会、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平台,通过电话访谈、发放网上问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共获得肉禽、蛋禽、种禽和孵化场企业或养殖户等有效调研问卷150份。按地级市分,上饶、宜春、赣州、九江、吉安和南昌等六市列前六位,分别为30份、28份、26份、21份、17份和11份;按家禽品种分,鸡、鸭、鹅、鸽等4大类的企业、合作社或养殖场各67家、48家、15家和20家,基本符合我省的家禽产业地域分布和品种结构。基于此调研,我们初步判断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家禽养殖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且有可能较长时间影响我省城乡居民生活、农民就业增收、产业精准扶贫,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我省家禽养殖业排忧解难、渡过难关。

一、产业现状

我省是家禽养殖大省,家禽年出栏量占全国的4.0%,禽肉产量占全国3.6%,均高于我省占全国人口3.3%的平均水平,禽肉产量占我省肉类总产的20%。家禽业为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和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省一个富民强县产业。

近些年来,我省家禽业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需要,调结构、转方式,发展态势良好:一是宁都黄鸡、崇仁麻鸡、泰和乌鸡等地方鸡品种和兴国灰鹅、吉安红毛鸭等地方水禽品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二是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目前达到80%以上,生态养殖方式、标准化生产得到了推广。例如天韵公司“蛋鸭笼养”模式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三是发挥“煌上煌”、“丰城华英”、“江西惠大”、“崇仁国品”、“遂川板鸭”、“八都板鸭”等龙头企业作用,通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例如遂川板鸭产业集群化发展,2018年全县板鸭加工量达500万只,系列总产值3.2亿元,该县于田等5个乡镇建设红毛鸭养殖基地,对接农民合作社27个,合作带动社员1563户,连接带动4600多户,户均年增收2200元,带动2200多户贫困户脱贫。

二、主要影响

第一,全行业系统性冲击。无论是肉鸡、蛋鸡、肉鸭、蛋鸭、肉鹅、还是种禽、孵化场的150家企业或养殖户,只有极少数企业部分产品损失较小以外,其他企业及产品都是受到重创,出现全行业系统性的冲击。

第二,畜产品和饲料进出两难。根据对150家企业和养殖场的调查,有91%的企业和养殖场春节前后15天的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幅度为63%,37%的企业和养殖场下降幅度超过80%,家禽经营者亟需出售的禽苗、种蛋,以及本应出栏上市的肉禽都无法售出,加之饲料短缺、价格上涨,企业和养殖场资金链断裂、损失惨重。

第三,禽苗成交量萎缩、价格暴跌

第四,企业缺工现象严重。三、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精准施策,财政补贴、减税让利与简化手续多措并举,保障农畜产品产能和产量稳定。

第二,加强市场监管,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切实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第三,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工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行业协会、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强化单位和社区农畜产品保障功能和协会、家禽产业技术体系的帮扶作用。

第四,加强组织领导,把恢复生产与保障供给纳入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役之中。

报告主笔人:翁贞林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岗位专家

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及成员:

谢金防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专家

刘三风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管业坤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钟云平赣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黄江南江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兴明九江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鄢朝辉江西农业大学家禽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助理

汤晋、唐茂林、刘小春、谢宁(家禽产业体系经济岗团队)

指导专家:黄季焜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郭锦墉江西农大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江西农业大学 地址: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邮编:330045 贛洪备 2-4-3-2002017
电话:0791-83828480;0791-83828516;0791-83828679;0791-83828976;邮箱:xinnongcun888@126.com